新闻动态 > 小马育儿:教会孩子疏导情绪才是父母应该做的
小马育儿:教会孩子疏导情绪才是父母应该做的
发布人:小马快跑早教育儿
发布时间:2021-05-14 17:22:13

当今社会成年人压力大是有目共睹的,在生活上、工作上以及精神上的压力,这些都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所以就会有各种方式来进行解压,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我们的孩子呢?也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会愤怒、悲伤、嫉妒、沮丧等等,相比成年人来说,孩子会比较直白,会直接把这些情绪工整的写在稚嫩脸蛋上,作为父母的我们,同时也是成年人,是有责任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这些负面情绪。

 

1. 父母要善于发现和识别孩子的情绪和情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孩子也是一样的,都会遇到负面情绪,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在很多时候都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孩子的情绪波动往往只是表面特征。比如孩子近期突然产生粗暴的行为,又或者是突然行为默不作声,而这些往往都是孩子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我们这时候可以记录下来,回想孩子的行为、情绪和原因等,如果是有原因的情绪表达,那么是因何而起的,是没吃饱、还是没睡好又或者是生活中的挫折感等等。



 

2. 教孩子认识各种情绪

 

情绪虽说是自然的体验和感受,但孩子并不是天然就能分辨自己的所有情绪。就像绝大部分的孩子在有负面情绪的时候,都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感受。他们只会说“不开心

难受”,仿佛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两种,一种是开心、高兴,另一种则恰恰相反。这只能说明一种问题,那就是在平时没有人教过他们如何分辨和认识自己的情绪。

 

比如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可以细致地精确地描述出故事中人物的情绪,而不是笼统的一句带过。还有在和孩子日常交流中,可以尝试换不同的词去描述自己以及孩子的情绪,“今天路上特别拥堵,弄得我很烦躁。”“孩子留了我爱吃的荔枝,爸爸觉得很感动。”等等。




3. 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在这里说的是接纳情绪,要把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分开来看待。抒发情绪是人对外界情境的本能反应,就像被打了会痛,困了睡一觉,身体很舒服是一样的。也许我们不赞同孩子的一些过激的情绪表达方式,但是情绪本身是没有对与错的,当父母接纳孩子的情绪,就等于承认他们对外界情境的反应是正常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进一步帮助孩子处理情绪以及相关行为。

 

在孩子出现情绪的时候,如果家长总能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会接收到一个信息:“那就是情绪是正常的东西,可以坦然的面对。”孩子会从家长那里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今后在遇到情绪时,就会积极地去应对。反之,如果孩子的情绪总是不被接纳,这样也失去了一个学习处理情绪的机会。


4. 教给孩子表达情绪

 

有许多孩子在情绪的激动的时候,大部分表现为哭闹、大喊大叫。表达情绪就和说话一样,表达情绪也是需要学习的。当孩子积累了足够的情绪知识时,也接纳了自己的情绪,在向父母学习表达和处理的时候就会容易和自然地多。


举个例子,孩子平时放学都是6点前回到家,今天在外面和朋友玩的比较开心,回来的比平时晚了一个小时,7点才回到家。这时爸爸说:“你比平时晚了一个小时回家,家里人完全不知道你去哪里了,我们非常担心,但是现在看到你平安的回来,我们放心了,但是转念一想你是玩到这么晚才回来的,又开始有点生气。我们希望你以后玩可以提前跟我们说一声。”



 

5. 教会孩子应如何管理情绪

 

孩子管理情绪是更高级但也是更难的方式,孩子在接纳情绪的基础上,人对自己情绪的察觉力越高,那么就越容易管理自己的情绪,当开始闹情绪的时候,人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更别说如何应对了。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自信、果敢、独立的人,而情绪是人生旅途和我们一路同行的重要伙伴,情绪能带给我们多样的生活感受,同时在一些人生重要的时刻帮助我们做出最优解。所以,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理解情绪,学习和情绪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