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宝宝发育的一个里程碑,很多家长都会习惯性的把走路早晚看做是宝宝聪明的体现,走路走的好不好,学会走路时间的早与晚,或者走路姿势和其他宝宝不一样等等,都会让家长开启刚刚关闭不久的焦虑模式。
其实,大多数家长对于“宝宝走路”这个事本身就存在许多误区,咱不妨先把焦虑模式关了,先听小马快跑聊聊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宝宝走路”的大难题。
宝宝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走路
其实每个宝宝发育的个体差异很大,不能一概而论,但从宝宝的运动发展规律来说,正常规律是
4—7个月能独自坐下
7—10个月能够爬行
8个月的时候能够扶墙站立
8—9个月的时候能够扶着东西行走
9—12个月的时候能够独自站立
12—15个月的时候能够独自行走
但是每个宝宝的发育是不相同的,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宝宝的运动发展是要按照步骤来的,不能急于求成。
但有的宝宝什么都发育的比较快,比如翻身、爬行、扶站都比较早,那么宝宝早点能走路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宝宝跳过坐或者爬行就开始学习走路,很容易导致宝宝双腿无法承受全身重量,导致腿部变形,容易跌倒受伤以及足弓承受能力较差,容易造成扁平足等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到了8个月还是不会作,16个月不会走路,那最好就要到医院就医。

正确教好宝宝走路的几个方法
学步前需要的准备
1. 时间:大约在宝宝10个月后,表现为能够独自扶着站立甚至走上几步
2. 确保周围安全:可以在中间铺好爬行垫,四周围挡好,让宝宝在中间爬行,爬到周边时能够扶物站起

开始正确的学步引导
学蹲站
注意宝宝“站-蹲-站”的连贯动作的训练
让宝宝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站起来”的过程,感受手臂、腰腹和腿部的发力
家长可以在爬行垫上放一个小玩具,让宝宝自己捡起来
学扶走
当宝宝可以稳稳地站立时,会产生向前迈步的欲望
这时,家长可以蹲下身子,适当的拉着宝宝的小手,让他试着迈开小腿
如果宝宝胆小不敢走,家长要充分鼓励
当宝宝慢慢掌握身体平衡,就不会再害怕
(注意:不能牵拉或者提着宝宝的前臂行走,这样很容易造成脱臼)

放开手
当宝宝能够扶着行走时,家长可以试着放开手,让宝宝独自行走
宝宝能够独自走几步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在平时,可以做到少抱多走,多鼓励宝宝到处探险,并且注意清理家里的杂物和危险品给宝宝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
家长们最容易陷入宝宝学步的误区
使用学步车走路
学步神器,对于宝宝来说是有弊无利的,并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宝宝在学步车里,脚一蹬就可以滑的很远,如遇到地面不平或者有楼梯等情况,容易发生翻车等情况
宝宝在学步车里,是不能练习平衡能力的,这样会造成宝宝学步延迟
学步车的垫子,会使宝宝两腿没办法真正站直,容易导致宝宝的腿部异常

家长牵着宝宝学走路以及使用学步带
牵着走会让宝宝习惯被拎着走,容易造成习惯性垫脚,减少锻炼平衡能力的机会
容易形成错误的走路姿势,在宝宝独站能力还不具备的时候,就由家长使用学步带,这样容易养成走路前倾或者后倾的姿势,再或者形成八字步
(注意:宝宝如果在两岁以后还是总垫着脚走路,或者在没走路是腿部肌肉紧绷,这样的话建议及时就医)
宝宝在学习走路时家长经常能碰见的几个问题
宝宝在走路的时候,感觉腿是弯弯的
胎宝宝在子宫内就是属于蜷缩的状态,出生后双腿也是有点弯曲度的,在2岁以前感觉宝宝腿有点弯弯的是正常的。

宝宝在走路的时候像小鸭子一样,有时会垫脚或者摔倒
对于还在处于学步期的宝宝来说,会垫脚会摔倒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宝宝身体的协调性和肌肉力量不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情况是会有所好转的。
光脚走路好还是穿学步鞋走路好
如果天气还不是很冷,建议还是让宝宝光着脚走路比较好,当宝宝的小脚丫踩着地板,能够很好的感知到地板,这样有利于足部的发育,还能益智健脑。
宝宝走路晚应该和缺钙有关系吧
其实走路的早晚是和宝宝的整体发育情况有关,跟缺钙是没有关系的
宝宝学习走路就和我们学习骑自行车是一样的,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宝宝摔倒肯定是不可避免的,而家长能做的,就是要耐心引导、充分鼓励,让宝宝有安全感,同时宝宝出现发育异常时,要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