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在这样对待孩子?
相信很多家长都尝试过这种方式,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发脾气,一个棒棒糖,一个新玩具,一集动画片,就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就能安抚他们内心躁动不安的“小怪兽”,让他们的情绪重新变好。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不断长大,他们拥有了更强烈的主观意识,再用这种方法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相信很多父母都在生活中有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亦或是没有耐心处理,都会采取这种最偷懒的方法,把孩子“关进小黑屋”,让孩子自行解决。
从心理学上讲,当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是对感到无助或无力的情境,做出的反应,是对周围人发出的变相求助信号,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如果家长一直是忽视的态度,孩子偶尔的任性会发展成经常性的哭闹,甚至摔东西、攻击行为、“幽闭恐惧症”等更严重的后果。
那些经常发脾气的孩子,多半是因为他身边的大人脾气也比较急,经常会对孩子打骂、发火,没有给孩子做出好的示范。在亲子相处之间,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
北京四中校长助理,哲学博士徐加胜说,“不管你做的好与不好,你就是孩子的模仿对象。你做的好他模仿你好,你做的差他模仿你差,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
只有当你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会被你的教育对象模仿的时候,你就知道怎么做了。
面对孩子发脾气时,家长不要妄自猜测宝宝发脾气的原因,而是应该用心倾听,了解原因,然后正视、接纳他们的情绪就好。
之前热播综艺《妈妈是超人3》中,嗯哼一个人坐在地上玩玩具,不小心踩到一个很尖的小钉子,他立即大哭起来,还生气地把钉子扔的远远的。
霍思燕询问孩子怎么了,检查完脚底后,发现不是很严重,她很温柔地安慰:“肯定很疼吧。”嗯哼表示很疼,她就把儿子抱在怀里,没一会儿,嗯哼的情绪就稳定了很多,也不再哭了。
很多时候,孩子只是想让你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倾听他们内心的感受。
每个人都有权利感到愤怒或者悲伤。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孩子发脾气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发脾气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发泄。
因此,当孩子在发脾气时,家长不妨给孩子递上一个枕头,或是让孩子通过兴趣爱好、体育运动来宣泄情绪。此外,家长还应及时给孩子安慰,给孩子一个爱的抱抱。
用同理心来对待孩子,能帮助孩子处理负面情绪,不仅能在自己和孩子之间搭建一座爱与信任的桥梁,还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更快乐、更幸福的人。
情绪是需要宣泄的,如果被抑制,情绪只会堆积在心底,变成“心理包袱”,也会彻底堵住孩子的心门。对待爱发脾气的”熊孩子“,我们可以表达理解和接纳,但并不等于纵容。
我们可以说“妈妈允许你发脾气,但并不代表你可以骂人或是摔东西,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只会伤害到别人。如果妈妈不高兴了就打你骂你,你会开心吗?“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告诉孩子,负面情绪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出现,要让孩子学会勇敢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帮助孩子接受认知自己的负面情绪。
/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