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教育中,家长的角色应该从「主导」位置转换到「辅佐」位置,和孩子聊天、谈心,成为双方的秘密,不对外人提起。
以前上初中的时候,有次放学晚回家10分钟,都会被控制欲强的妈妈当成“学坏”、“叛逆”;随便翻看我的作业本,甚至还会翻书包;就算白天和同学出去玩,也要打电话确认我们在干什么、在哪里、玩什么等等。在长年这种“控制”教育下,导致我有什么烦心事都不会和家里讲。当学校临时有假时,也不愿意回家,宁愿自己一个人在咖啡店坐上几个小时,享受片刻自由。

无独有偶,我身边的朋友,只要是父母干预过多、又不敢起身“反抗”的,等长大之后,还是会接受「家里人的安排」,他们又不敢有自己的主见,也因为扛不起责任,而害怕自己做选择,结果呢?往往在步入社会时,会出现适应不良、工作各种不顺利,婚姻乌烟瘴气,当工作、婚姻等出现问题时,都推给同事、配偶、环境等。
「控制欲」过强,只是让孩子学不会取舍
其实,所有的教养都应该在高中之前完成。当孩子上高中、大学时都已经成年了,不再是「小孩」了,而家长的角色,应该从「主导」位置转换到「辅佐」,和孩子聊天、谈心,成为双方的秘密,不对外人提起。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会把家庭的亲密度,与家长严管作风上划等号,这根本是两码事。跟家里关系好、互相细嫩,绝对不等于言听计从。如果到了高中、大学还要事事询问父母,这难道不是妈宝养成吗?

「亲子间最亲密的关系,是放得再远,孩子心里都有你」
不少家长也明白对孩子的爱要有界限,但在实际生活中总是容易过度关心孩子,最后变成「控制」,使孩子丧失成长的空间和自主性。我想每个家长都不希望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到羽翼丰满,却飞不起来吧。
小马快跑早教中心让孩子幸福,有意义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