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爸爸妈妈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爸爸妈妈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发布人:小马快跑早教育儿
发布时间:2021-09-08 18:30:35

拥有良好的秩序感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这不仅仅是在生活中,还表现在学习和工作上。一个对任何事情都有着良好的次序感的孩子和一个完全没有次序感的孩子,同时步入社会,他们的行为举止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表现呢?


什么是秩序感呢?

是一种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也是一种处理事情的思路,又是一种规则意识的养成,还是一种人和事物关系的建立。

秩序感发展好的孩子会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做,先做什么,在做什么;而秩序感发展不好的孩子会像无头苍蝇,东撞一下,西撞一下,需要家长不断地督促和提醒,生活混乱并且没有规律,所以说秩序感对孩子极其重要。


小马快跑早教托育:外国宝宝


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孩子在成长到2岁半到3岁左右时,就有了自己的意识,这时孩子的人格就会独立起来,形成自己的性格,这也就是俗话说的“三岁看老”,这个时期的孩子就已经处在秩序的敏感期了。

处于敏感期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所有的事情,包括东西的摆放、生活起居的习惯以及物品的所有权,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在内心中总结出一套“秩序”。

因为孩子需要用自己所认识到、感受到的方式与环境建立链接,建立秩序,他们完成一件事情会有自己的计划和步骤,如果这时家长随意打破孩子的秩序,就会让他们很痛苦。


小马快跑早教托育:孩子开心的笑


秩序感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孩子在内心建立秩序感,有利于孩子去理解这个世界,更好的去适应这个世界,这对孩子认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孩子秩序感的形成归根到底是孩子的一个学习过程。孩子会先观察这个世界,比如看到妈妈用洗衣机洗衣服,然后就会知道脏衣服要放进洗衣机,这就是建立的秩序,最后他们会去维护这种秩序,把所有他们认为的脏衣服都扔进洗衣机里。

只不过孩子还小,理解力和观察力有限,往往得到的都是片面的认知,所以会产生一些幼稚的行为,然而孩子会在维护秩序感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找到一定的存在感,良好的秩序感对于日后的性格和习惯培养都有积极的影响。


小马快跑早教托育:外国宝宝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呢?

培养孩子的秩序感是需要家长恒久的耐心,从一个行为到一个习惯,这中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在洗手时,让孩子洗手按照步骤洗手很容易,但要孩子每一次都能按照步骤洗手就会比较困难。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时,需要经常提醒孩子,不然孩子会很容易回到“以前习惯”上,这需要家长们坚持的耐心。

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先找到孩子的生活节奏,让他们一天的生活有基本的秩序,包括什么时候起床,起床之后做什么;什么时候吃饭,吃饭之前要做什么等等,当这些所有行为变得有序之后,也是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平时摆放的物品,也不应经常变动,孩子的物品有属于自己的固定位置,家长没有经过孩子允许不随意移动孩子的东西。这可以让孩子对物品有定位,逐渐养成收拾东西、保持环境整洁的习惯。

再给孩子建立秩序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个孩子准备好有秩序的生活环境,要充分理解孩子,耐心的陪伴孩子,让孩子内心的秩序感逐渐的养成,而不应该是责难和纠正孩子的问题,也就是在培养孩子秩序感的时候,家长应充分调动孩子的自主性,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大人的秩序。


小马快跑早教中心让孩子幸福,有意义的快乐!

小马快跑早教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