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到达一定的岁数,好奇心会是非常强烈的,无论看见什么事情都想去掺合掺合,这个时候就是孩子学习的最佳时机。虽然可能没有宝妈想象中的那么有效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学习到许多在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东西。很多孩子会在家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虽然只是一些简单家务,像是出去打酱油、擦桌子、打扫屋子等,但这对孩子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一些简单的家务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培养孩子爱动脑的思考问题以及一些其他的好习惯。家长应该注意利用家务劳动教育孩子,并让孩子在做家务中找到快乐。

在孩子做家务中,可以学习到的东西:
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可以从中获取许多经验,这样有助于未来在面对事情时可以独立解决,不会出现家长不在身边时就显得迷茫无助,家长只要从旁协助,并告诉他们可以从哪个方向下手。
思考更加灵活
好多孩子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无从下手,就像人们常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也是有其道理的,透过过往实际的经验,能够让孩子思维灵活,提升动手能力。
培养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我认知,当孩子有了责任感很多问题都会顺利解决,有责任感的孩子在未来比较不会半途而废、懂得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举止负责。
培养位置意识
这个是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在参加家务活动时,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自己在家里是有位置的,这个家是需要他的,可以让他更积极的面对生活。好多人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更消极的活着,像是在一个公司里,一个人总是无所事事,别人都在忙活,而他好像可有可无,这个时候就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想法,如果给他一个位置,让他能负责一些事情,让他融入集体,他将更开心,更积极的面对生活。
那么有哪些事情是适合孩子去做的呢?
自己收拾玩具
毕竟孩子想要玩玩具的时候,是从干净整洁的柜子中拿出来的,孩子也会有印象,自己玩美了,也要收拾整理,是最适合他们做的事情了。

垃圾也是有去处的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日常垃圾、脏东西也是有个固定位置的,说过几次之后就可以看到孩子乖乖走到垃圾桶丢垃圾,再也不用跟在孩子身后收拾遗留下的垃圾。
但是在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一定要远离电、火玻璃等危险物品,以免发生不可逆的危害,孩子还比较小不知道哪些东西具有危险性,此时家长就是重要的把关者,可不要在这里轻视了。
当然不是说就以上几种家务可以让孩子做,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去分配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
另外,也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不懂技巧的做家务可能会让孩子体验不到做家务的乐趣,家长这时就要传授事情的操作要领、方法等告诉孩子,给予孩子指导和鼓励,比如在孩子洗衣服时,可以告诉孩子不同颜色的衣服要分开洗,不能在一起洗,否则就会染色;也可以告诉孩子怎么使用洗衣机、放适量的洗衣粉等,让孩子真正将家务活做的漂亮,体验到做家务的快乐。

那么如何让孩子做家务呢?
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劳动
孩子是非常乐意和家人一起做家务的,像是和家人一起择菜洗菜、收叠衣服、清扫房间等。家长和孩子一起劳动时,可以提高孩子的劳动兴趣,增加亲子感情,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协作精神。
在和孩子一起劳动的时候,家长应以身作,以自己对劳动的热爱来感染孩子,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家长还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劳动情况,由于孩子自控能力差,再加上劳动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因此孩子会容易半途而废,这时家长就应及时提醒孩子,并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引导孩子有始有终地完成家务劳动。
发现孩子的兴趣
有时候,当妈妈在做饭的时候,或者是爸爸在下象棋的时候,有些孩子会全神贯注地盯着爸妈。这个时候,孩子有可能是对爸妈所做的事情感兴趣,爸妈不妨可以抓住机会,让孩子加入其中,当然了,一定要包容孩子的新手行为。

用心教导,鼓励孩子
有时候爸妈能轻松完成的工作,在孩子眼里确是比登天还难,所以爸妈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让孩子知难而退,如果孩子孩子刚开始做得不好,爸妈不要训斥孩子,要慢慢的引导并鼓励孩子。
有家庭意识,懂得责任分担
我觉得不要给孩子做家务付报酬比较好,要让孩子懂得承担家中的责任,从小告诉孩子,家务是家中每个人的义务。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爸爸从来不做家务的话,孩子会以此为理由拒绝家务哦。
教育从来都不是只局限在课堂中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锻炼能带给孩子更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