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宅家必备 | 想让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推荐这7本绘本
宅家必备 | 想让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推荐这7本绘本
发布人:小马快跑早教育儿
发布时间:2020-12-31 10:42:45


2020的新年,也许爸爸妈妈们都多了一份小小的焦虑,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


也是因为有了孩子,所以我们才更担心,这都是人之常情,但作为父母,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尽量不把自己的焦虑和担心传递给孩子呢?怎样才能让孩子们配合着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减少生病的可能呢?




这次的疫情,使我们意识到讲卫生的重要性,连我家两岁的小女儿,有时看着窗外,也都会说:


“出去要带口罩,不然有病毒,会生病。”


病毒是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做好全面的卫生防护,但仅仅依靠家长的监管往往是不够的,一定要培养小朋友独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而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读绘本!


对于孩子来说,绘本就是拥有神奇魔力,平时大人说千万遍都落实不了的事,看看绘本,立马就能解决!


今天,就给各位爸爸妈妈推荐一些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的绘本。



1.《公主怎么挖鼻屎》

推荐人群:2-6岁


公主是怎么挖鼻屎的?她会把鼻屎吃进肚子里?抹在墙上?还是弹得远远的,让别人都发现不了?小动物们好奇极了,它们猜来猜去都猜不出来。最后它们穿过树林,来到宫殿,偷偷爬上公主的窗台一瞧,结果……你能猜到结局吗?猜猜看,公主是怎么挖鼻屎呢?


这是一本让人忍俊不禁的图画书,幽默顽皮,能让孩子在阅读时哈哈大笑,同时又能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习得一个好的卫生习惯。



2.《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


推荐人群:2-6岁

大人们经常会告诉你,自己的东西要与他人一起分享。所以当听到“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这句话时,你可能会有些意外。但是为了防止感冒或者其他病毒传播,一定要确保不要分享以下东西——你的牙刷、果汁、棒棒糖、用过的纸巾或者唇膏等等。

即便有朋友很友好地要求舔下你的糖或者喝口你的饮料,你都应该说“不”,你可以提醒你的朋友: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

告诉孩子们细菌生存在我们周围,要随时注意洗手,保持清洁,教会孩子们怎么洗手,记住以下10个时间一定要洗手,不要把细菌传递给他人,因为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

✓ 吃东西前
✓ 吃东西后
✓ 打喷嚏、咳嗽或擦鼻子后
✓ 揉过眼睛后
✓ 挖过鼻孔后
✓ 在外面玩耍或者和宠物玩过后
✓ 数过硬币后
✓ 哭泣擦过眼泪后
✓ 上过洗手间后
✓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手脏了就该洗一洗


3.《谁在厕所里》


推荐人群:2-6岁

谁在厕所里呀!厕所外的队伍越排越长,大家都急得快尿出来了,厕所里的家伙却迟迟不肯出来。到底是谁在厕所里呀?快来看看厕所到底被谁占领啦!

当孩子们开始大胆猜测,各种奇思妙想纷纷出笼,在绘本里,你会看到各种有趣的可能性,但是,不到最后一页,你绝对猜不到真相!

原来,是八爪鱼宝宝在洗自己的八只小手啦!妈妈说,一定要认真洗手,所以,就算好多人在等待,也只能再耐心等待一下!

认真洗手,手上的细菌病毒才能洗掉哦!



4.《不许抠鼻子》

推荐人群:2-6岁


奈莉的鼻子长得很好看,可她有时候却忍不住会抠鼻子!没想到,这一次她的手指头卡在鼻孔里拔不出来了!


大人们想尽各种办法,使出各种绝招,试图帮助奈莉把手指头弄出来,却以一系列令人捧腹的失败告终。


故事看起来荒诞、搞怪,没有丝毫的说教痕迹,却成功地让孩子明白了为什么大人们总是会说: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


家有爱抠鼻子小鬼的爸爸妈妈们,一定会爱上这个幽默故事的。



5.《根本就不脏嘛》

适读年龄:3-6岁


德国奧登伯格儿童文学奖得主玛努艾拉·欧尔特创作,生动有趣的故事,滑稽幽默的形象,让孩子快快乐乐养成爱洗手的好习惯。


孩子一定会爱上这个绘本,也会爱上洗手的!



6.《张思莱儿童健康绘本》

推荐人群:2-6岁


“国民奶奶”张思莱医师首套亲子共读科普绘本,用绘本的方式通俗易懂地讲解了幼儿在面对发烧、咳嗽、便秘、拉肚子等症状时的心理活动、表现症状以及常见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方式。


这套图书是张思莱医师几十年临床经验的积累,希望通过这套图书,可以让孩子少生病,即使生病了也让家长知道如何处理,尽量减少去医院、吃药、打点滴的次数,让千千万万的年轻父母少走弯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7.《感冒需要什么》

适读年龄:3-6岁


生动温馨的画面让宝贝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以及家人的陪伴、关心和爱护,教会孩子去爱和感受,更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各种挑战。


面对疫情,我们普通人也许不能做什么,但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能做的,除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满满的信心和力量。


担心和焦虑肯定是会有的,但我们也可以尽量平静地与孩子一起面对,相信这份爱与力量,会给自己和孩子带来更多能量。


你瞧,绘本是很有趣的!当然,好绘本更需要爸爸妈妈懂得把绘本当成“习惯养成工具”,在这其中,趣味性的引导特别重要!





爸爸妈妈可以怎么做呢?


1.重复绘本的关键情节


不断发展的情节中,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和记住绘本中重复出现的元素,也正是因为这些关键情节,孩子们才能够更顺利地跟随故事的进展并参与其中。


2.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很多 2 岁以上孩子的最爱,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扮演绘本里的角色,在角色扮演游戏过程中,爸爸妈妈可以把绘本中孩子扮演的角色的台词念出来。


这样一来,孩子既学到了绘本的精华,又能增进亲子陪伴。

  


图片来源于网络


3.故事的“物化”


例如绘本中出现牙刷,就在刷牙的时候模仿绘本里的情节,让孩子条件反射就能联想起故事本身来,然后好好配合刷牙。


在这个特殊时期又不能出门的日子里,爸爸妈妈们都在想方设法帮孩子找乐,不妨跟孩子一起看看绘本,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相信我们一定会发现:藏有丰富奥秘的绘本能让孩子瞬间沉浸在精彩的阅读时光中。


关注小马快跑官方网站,了解更多早教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