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台风终于消停了
这两天整个朋友圈都在转发
被台风虐过后的道路惨状
上班都要爬树才能通过
台风天,难得一家人呆在一起
我跟儿子聊天,说:
“这次的台风叫山竹,
这个台风超厉害,
地铁停了,购物中心也不开了,
也不能叫外卖了……”
儿子回:
“啊,为什么台风会叫山竹?
山竹不是水果吗?
怎么变成台风那么搞笑?
我五岁生日那天,不是也刮台风了吗?
你记不记得那个台风的名字叫什么?
从我出生到现在,我们国家总共刮过几个台风?”
……
关于台风的名字,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问了,只要一聊天,他就立马开启“十万个为什么”模式,为娘真的开始头疼了……
小时候的我真的完全没想到要问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小孩真的是“问题多多”啊!
为了更加准确回答他的问题,我跟他一起查了相关资料,给自己也科普一下台风的取名学问。
台风那么可怕,我们为什么要给他们起名字呢?而且台风的名字都很好听很有趣,我们不妨回顾一下:
台风的名字有时是个动物
有时又是个神话人物
有时很有气质
有时又很带劲
这些名字听上去都是很美好的东西,如果单独听一下,相信大家肯定不会和台风联系到一起。
给可怕的台风取个好听的名字,总不会是为了培养感情吧?!
其实,台风的名字还是有些讲究和作用的。
1、给台风取名字,播新闻或者转达台风进展的时候,就能非常具体地表达出来,不可能让主播一直说“它”或者“台风”吧。
2、给台风取个好听的名字,其实也是为了降低人们对台风的恐惧,也有一种美好祝福的寓意,例如希望台风如名字一般不要那么猛烈那么张狂。
那台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刚开始,一个台风有好几个名字,台风去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给它取一个名字,这样的结果就是,太!乱!了!
那些经常受西北太平洋所生成的台风侵扰的国家(像我们中国,一年就有6、7个台风登陆~),为了避免台风名字混乱不堪,从2000年起,亚太14个国家(地区)一起制定了一个台风命名表。
这里面共有140个名字,这些名字是由14个亚太国家或地区提出的,每个地区可提供10个名字,经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台风委员会认定后使用。台风名称按照提名地区的英文字母顺序轮流使用,名称年复一年循环使用。
其中,14个地区包括:
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
台风委员会所认定的140个名称均为英文名,为了避免歧义,这些名称的中文译名由中国中央气象台、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协商后共同确定。
中国提出的名称包括:
龙王、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海棠。
其中,龙王除名,用海葵代替;海燕除名,用白鹿代替。
台风的名字统一了,各国就可以一起防台抗灾,也起到加强国际区域合作的作用。
那么,问题又来了。
这140个名字就一直存在,不会再变吗?
错!
传说中一个优秀的台风应该是:
不占假期!不占假期!不占假期!不占假期!
而且来势凶猛,全市停工停课,调转风向,擦肩而过,环流影响,危害减弱,下雨交差,皆大欢喜,领导防风有功,市民没有损失,全家家里休息!
但是,如果一个台风不但占用假期!而且来势汹汹!影响极其恶劣!犯下滔天大罪!有关成员可以提出换名申请,从而把这个恶魔永远钉在灾难史的耻辱架上。
而且,当一个台风被除名后,负责起名的国家必须起一个新的名字,用来命名后来的台风。
例如,我们国家2005年的“龙王“台风,杀伤力过于巨大,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直接把这个台风名字除掉!换成“海葵”。
这次的山竹台风,正是取代之前被除名的“榴莲”台风的。
2006年底,榴莲台风在菲律宾造成数百人死亡的惨剧,成为菲律宾史上最严重的风灾之一,因此泰国政府向世界气象组织提出更名的要求,把“榴莲”换成“山竹”。
关于台风的名字就科普到这里了
孩子又在十万个为什么了:
“台风为什么叫台风,不叫桌风,椅风?“
“台风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一登陆就很可怕?“
“风不是都对我们很好的吗?为什么台风那么可怕?”
“为什么要在玻璃上贴米字?”
……
不说了,我要去看书了
已经快要被问到哑口无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