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网上看到“虎妈”“猫爸”“狼爸”,用“棍棒教育”的方式把孩子“打出才”。但是,小编并不赞同这种做法。提起“棍棒教育”,很多人都会想起——“棍下出孝子”。相信,大多数人听到都是一番苦笑,儿时挨揍,挨骂的回忆一齐涌上来。
中国的主流家庭,教育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每天都给予孩子训斥和冷眼相待,甚至是让孩子挨打,让他害怕畏缩,像一个傀儡,奴才。然而,父母却自认为教育的很成功,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很好。等孩子走上社会到外面来的时候,就会胆小如鼠。
二.任由孩子发展,该管不管,该骂不骂。这种孩子在家是孩子王,出去了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家长们似乎是受到了“虎妈”“猫爸”“狼爸”的影响,常把“不打不成器”当做打孩子的借口,总是想着,要是孩子不乖,不听话,就用打的方式来让他们安稳下来。孩子就该打,“棍下出孝子”被很多家长,甚至是老几辈的人所认可。以前的人们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没有高明的育儿技巧,“打”便成了教育孩子最直接,最有效,也是唯一的方式了。而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你以为这种“棍棒式教育”真的可取吗?
1.用暴力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伤害非常大!经常挨打的孩子会造成孩子的生理创伤。孩子还小,身体承受能力弱,这个时候父母打孩子,会对孩子身体造成损害,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控!
2.暴力制服孩子还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粗暴的态度,会让孩子精神紧张和恐惧,引发心理障碍。孩子有可能因此学习了父母的粗暴待人。“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仁慈;在皮鞭下长大的孩子,只会产生仇恨。”不无道理。
3.长期的暴力,还促使孩子形成说谎的不良习惯,打孩子虽然可以暂时镇住孩子。但是孩子由于怕被挨打会和父母撒谎,或者找理由来摆脱挨打。
4.父母粗暴的对待孩子,甚至是体罚孩子还会严重影响孩子智力发展。有研究表明,经常挨打的孩子认知能力普遍低于一般的孩子。
建议家长在遇到孩子犯错,不听话的时候,尝试一下以下几个育儿方法:
1.尊重孩子。这点相信很多家长容易忽略掉。他们总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需要大人去指点迷津,却忘了孩子也是一个有思想的小大人。
2.给孩子时间解释。有些时候,孩子犯错了,有着他的理由,家长要听清他们为什么会犯错,以后也好进行正确的引导。
3.打骂孩子前先疏导情绪。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可以先转移下注意力,舒缓一下情绪,让自己冷静的去面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