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和为人处世,都是从家长身上学来的。家长的一言一行,全都被孩子看在眼里。
小的时候,朋友的弟弟因为太过淘气,经常被父母拉回家骂,一骂就是3,4个小时,有的时候还动手打孩子。后来有一天,孩子因为不小心打翻了茶壶杯子,杯子摔到地上碎了一地。这个时候恰好被孩子的父母看到,爸爸比较急躁,见状对着孩子就是一顿破口大骂,还气的把桌子给掀翻了,翻在地上发出重重“啪”的一声。然而,孩子不但不怕,反而来个更劲猛的动作,一下就把几张椅子都甩飞了!随着啪嗒啪嗒的声音,椅子都给摔坏了。孩子还指着父亲对骂了起来。到最后,弄的父子两个人都不愉快。
父母的行为,无时不刻的在影响着孩子,父母对孩子做了什么,以后孩子都将反馈到你身上。让我们再看一则事例:
一个周末,妈妈带着自己3岁大的孩子路过一个公园,孩子嚷嚷着要坐秋千。妈妈劝不住孩子,没办法只得带着孩子去坐秋千,可是刚坐下没多久,孩子就叫了起来。原来是秋千太老了,坐的板子上有颗钉子刺穿板子突了出来。妈妈连忙抱起孩子,一边安慰,轻轻拍着宝宝安抚情绪,一边往医院赶。晚上宝宝回家终于是把宝宝伤口处理好了。可是第二天,妈妈因为急急忙忙带着宝宝去医院,找了点凉,咳嗽不止。这个时候,3岁大的孩子拿着热气腾腾的药端到妈妈面前:“妈妈,喝药。”
通过上述两则事例,可以很直观的看出,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会反应到孩子的身上。有句话叫“父不慈,子不孝,各奔他乡”。没有育儿技巧的父母,每次孩子一做错事,父母看到就是一顿训斥;每次孩子一哭闹,就把孩子喜欢的东西没收或者摔碎;每次孩子一不听话,就把孩子狠狠打一顿。
这种粗暴的行为的确可以让孩子更快的变得听话,效果也很明显。可是这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家长的这种粗暴的举动。孩子小的时候大脑皮层活跃,学习能力极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常言道“有其子必有其父!”。以暴制暴的暴力,恐吓只能造成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什么事情,父母都采取责怪孩子的态度,以后,孩子也会反过来责怪父母。这像是一种轮回,又像莫比乌斯环一样,无穷无尽没有尽头。
家长口中对孩子说的话:
你真是太让我生气了!
你不听话感冒生病了我可不管你!
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就知道哭!
这些话,到孩子这里就成了:
你老人家能有一天不气人吗!
你血糖这么高,还不注意饮食,病了都是自找的,没人陪你去医院!
你老人家多大了,还哭,还不如小孩子呢!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自身做到严于律己,改正不良行为和语言,孩子自然就会和父母一样变得贤明起来。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也会怎么对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