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在喂养新生儿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婴儿吃奶,吃着吃着就把奶吐出来了,这个时候很多妈妈会手忙脚乱的开始担心起来。其实,婴儿吐奶是正常现象,妈妈不用太担心。
那么,为什么婴儿会吐奶呢?
婴儿吐奶有很多原因。一是由于婴儿还在生长发育阶段,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胃小到的起初只有一颗葡萄的大小,奶装不下的时候婴儿就会把奶吐出来。二是新生儿的胃酸分泌过少,酸度也很低,也会让婴儿把未消化完的奶吐出。再加上婴儿的贲门很松,收缩力不如成年人,喝进去的奶很容易回流。另外,新生儿的消化酶分泌量低,活性低,肠道固定性差,肠壁肌层发育差,功能还不完善,病菌和消化不完全的东西进入血液引起不适,这些都会导致婴儿吐奶。
所以,妈妈在喂奶的时候要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首先,妈妈尽量抱起宝宝,让宝宝身体呈45度倾斜的状态,这样喝进去的奶自然就流入肠胃了,吐奶的可能性也会比较少。
其次,避免喂奶过于频繁,婴儿的胃比较小,消化能力又差,不能够很快的进行食物消化,如果喂奶很频繁的话,就会引起腹胀,宝宝上一餐没有消化完的奶就会吐出来。所以妈妈要注意喂奶的时间间隔最好是约3小时。
另外,喂奶的时候,将奶水充满奶嘴,这样可以防止宝宝吸入过多的空气。而且,在宝宝喂奶之后要注意不宜过多的翻动宝宝,而且,妈妈动作一定要轻柔。宝宝的身体还未发育完全,食管的肌肉张力较弱,贲门比较松,很难关紧。要是喂奶之后摇晃过多,食物容易冲出胃,导致吐奶。
而在喂奶结束后一定要拍嗝,把宝宝竖立起来,抱着靠在肩上,轻拍他的后背,让宝宝打出嗝,排出气体,再轻轻把宝宝放在床上这样就不容易吐奶了。
最后,更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在睡觉的时候,要把宝宝的床头抬高一些,头侧着睡觉,防止夜间吐奶造成窒息或者吸入肺里引起吸入性肺炎。
小马快跑早教育儿,分享育儿技巧和育儿知识,让孩子幸福、有意义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