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早教班到底有没有必要上?
早教班到底有没有必要上?
发布人:小马快跑早教育儿
发布时间:2020-10-09 16:51:39

前几天,妈妈群里有人提了个话题:「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会选择回到什么时候?」

没想到炸出了一批潜水党。

最希望回到中考前,如果再努力一点点,一点点,或许就不会因为两分和重点高中失之交臂。

初中的时候。那会有着无数个夏天,和穿着白衬衫的前桌男孩。

童年!小时候是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

大概5岁吧……还没上学,没有烦恼。每天都能很开心。

童年,因为那时候比较开心,那时候的棒冰都要好吃一点。

 

对于老母亲们那一代来说,童年大多是美好的,无忧无虑。也许你会疑惑:现在的小孩子难道不是吗?

大部分还真不是!

 

很多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考虑他未来几十年要怎么过。为了让孩子过得好,「赢在起跑线」成为了共识,有的孩子明明才 6 个月,家长已经开始考虑小升初前要上几个早教班了。更甚者还想赢在子宫里!

 

不上早教班就输在了起跑线听起来似乎很夸张,但不得不承认,早教班已成为中国父母的重点关注对象。

 

怎样才能跑赢别人?幼儿园前就要准备了。因为好的幼儿园才能去好的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好大学,甚至出国留学等。只有考进名校,以后才能有好工作,才能过上好生活就像套着一环哪个环节不对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倾向于让孩子上早教班,不落后于人。孩子才两岁甚至已经是早教班的高龄儿童了。

 


一个怀有 5 个月身孕的家庭主妇 Irene在产检时表示:上一胎就是不想做怪兽家长,所以什么也没为儿子准备。可到了儿子面试幼儿班时,对比其他的宝宝,才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落后别人家孩子太多了。我问共同面试的妈咪什么时候去上的兴趣班,她说六个月就开始上了。我儿子还在家里地上玩。所以 Irene决定,一定要让第二胎的妹妹赢在子宫里。

 

Irene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像她一样的父母还有很多。就连网红考研教师张雪峰表明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管他的女儿只有三岁半,但已经在学高尔夫球和舞蹈两项课程了,未来还会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再多学几门。

 

至于为什么学高尔夫球?张老师给出的理由也很现实:如果孩子以后想要出国读书,女子高尔夫球是一项加分项,自己不想孩子以后长大了,因为没学这个而怨自己的父亲。张老师让孩子报班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孩子报两个班也无可厚非。但有些家长报班,却已经进入了「走火入魔」的状态。

 

拼命报班,看哪个热门就学哪个,一味地求多、求好,却不顾孩子的精力和心愿,破坏孩子的成长轨迹,最终还是苦了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时赶不上也不代表一辈子都赶不上,把孩子弄得焦头烂额的情况真的没必要!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的从来就不是前 50 米的输赢,不上早教班并不代表着孩子会输在起跑线。

 

在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家长可以报班。但是不应该以输赢来判定孩子的教育成果。过于希望孩子成功,反而是功利心太重的表现,这是一种畸形的求学心理,也是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最终对孩子、对父母都不会有好结果。



那么到底上不上早教班

 

小马快跑国际早教觉得:家庭条件允许、家长要有时间陪伴,同时也要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尤其要考虑孩子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的孩子真的对早教课程不感兴趣,天天强迫他去学,他也学不进去,也不开心

 

那么孩子有兴趣了,家里条件允许了,就足够了吗?

当然不是!家长千万不要忽视陪伴时间,早教更重要的是家长的亲子教育。亲子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把孩子全部丢给早教班的老师,忽视亲子教育,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实际上,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因为父母的境界决定了孩子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多鼓励、多陪伴,加上正确地引导,相信孩子不会差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要不断努力,就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那样,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